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国别爱沙尼亚

爱沙尼亚

【国名】 爱沙尼亚共和国(The Republic of Estonia)。

【面 积】 45339平方公里。

【人 口】 131.9万(2019年)。主要民族有爱沙尼亚族、俄罗斯族、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。官方语言为爱沙尼亚语。英语、俄语亦被广泛使用。主要信奉基督教路德宗、东正教和天主教。

【首 都】 塔林(Tallinn),始建于1248年丹麦王国统治时期,1991年恢复独立后成为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。塔林市位于爱西北部,濒临波罗的海,历史上曾一度是连接中东欧和南北欧的交通要冲,被誉为“欧洲的十字路口”。共分8个区,总面积为158.3平方公里。气候受海洋影响明显,春季凉爽少雨,夏秋季温暖湿润,冬季寒冷多雪,年均气温6.8℃。塔林港是爱最大的港口。

【国家元首】 总统柯斯迪·卡留莱德(Mrs. Kersti Kaljulaid),2016年10月当选。任期5年。

【重要节日】 独立日(国庆节):2月24日,为纪念1918年2月24日爱脱离沙俄统治获得独立;恢复独立日:8月20日,为纪念1991年8月20日爱恢复独立;胜利日:6月23日,为纪念1919年爱抗击德国军队获胜。

【简 况】 位于波罗的海东岸,东与俄罗斯接壤,南与拉脱维亚相邻,北邻芬兰湾,与芬兰隔海相望,西南濒里加湾,边界线长1445公里,海岸线长3794公里。属海洋性气候,冬季平均气温-5.2℃,夏季平均气温17.7℃,年平均降水量500~700毫米。

爱沙尼亚族形成于12~13世纪。曾先后被普鲁士、丹麦、瑞典、波兰、德国、沙俄和苏联占领统治。1918年2月24日爱宣布摆脱沙俄统治独立,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。同年2月德国乘虚而入占领爱沙尼亚。同年11月,苏维埃俄国宣布对爱拥有主权。在此期间,爱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武装斗争。1920年2月,苏维埃俄国承认爱独立。1940年6月,前苏联出兵爱沙尼亚,同年7月成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。1991年8月20日,爱脱离前苏联,宣布恢复独立。同年9月17日,联合国宣布接纳爱为成员国。爱于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约,5月1日加入欧盟,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区,2011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。

【政 治】爱自1991年恢复独立以来,政治局势总体稳定,但党派斗争激烈。2019年4月,由中间党、保守人民党和祖国联盟党组成的三党联合政府成立。中间党主席于里·拉塔斯(Juri Ratas)任总理。

【宪 法】现行宪法于1992年6月28日通过,7月3日生效,除序言部分外共分15章、168条。宪法确定,爱是独立主权的民主国家,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,独立和主权至高无上、不可剥夺。爱实行三权分立的多党议会民主制。

【议 会】一院制,共101个议席,任期四年。主要职能:通过法律;决定全民公决;选举共和国总统;批准或宣布废除条约;授权总理组成政府;通过并批准国家预算;决定对共和国政府、总理及部长进行不信任投票;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;解决宪法所规定的总统、政府、其他国家机关或地方政府职权以外的所有行政问题等。年满21周岁且有选举资格的公民均可竞选议员。2019年3月,海因·普鲁阿斯(保守人民党)当选议长。2019年3月,爱沙尼亚举行第14届议会选举,共有5个政党进入议会,分别是改革党(34席)、中间党(25席)、保守人民党(19席)、祖国党(12席)及社民党(10席),此外,无党籍议员1人。